重庆放生组织,抓到蛇为什么要放生
我曾经对80个西方人做过一个调查。这些西方人包括美国人、英国人和加拿大人。调查显示,其中约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素食主义起源于印度;约占8%的受调查者认为素食主义的起源在日本或者中国。在我看来,西方人将素食主义与日本或中国联系起来是因为佛教的缘故。这不足为奇,事实上,日本曾经是一个素食主义盛行的国度。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一本中国人写的有关日本的历史书籍《魏志倭人伝》中写到“在那块土地上没有家畜,没有马匹,没有老虎,没有豹,没有山羊和喜鹊。那里的气候温和。无论在夏季或冬季,人们都食用新鲜的蔬菜”。书中同样写到“人们在水中捕捉鱼类和贝壳类动物”。显然,古代日本人以新鲜蔬菜以及大米和其它的谷类植物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他们同样食用一些鱼类和贝类,但是几乎不吃兽肉。
几百年后,佛教流传到了日本,日本人开始接受佛教中对狩猎和捕鱼的禁忌。公元676年,当时的日本天武天皇宣布一项法令,在禁止食用兽肉和家禽肉的同时,还禁止食用鱼类和贝类。随后,在奈良时代的公元737年,成务天皇认可了食用鱼类和贝类。从奈良时期到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明治维新间的1200年间,日本人民的膳食一直是素食类型的。他们通常以大米为主食,同时吃豆类和蔬菜。只有在很特殊的场合或者是庆典日,他们才食用鱼类。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日本人发展了一种素食烹饪法——精进料理,一种日本本土的烹饪法。
“精进”二字,是梵文中“VYRIA”一词的日文翻译,意思是“存善远恶”。日本佛教的天台宗和真言宗的创始人在创建各自的宗派前曾于公元九世纪在中国学习。这两个宗派的佛教弟子们将从中国寺庙中学来的素食烹饪传承了下来。这种素食烹饪是和佛陀的教导保持严格一致的。公元十三世纪,禅宗中曹洞宗派的创始人道元禅师正式确立了日本素食烹饪——精进料理。宋朝的时候,道元禅师在中国修习了禅宗。他制定了一套规则,目的在于建立纯素食生活的饮食习惯,同时也作为一种训练心灵的方法。
禅宗在日本人饮食习惯上的另一个影响体现于日本茶道。人们普遍认为是临济宗派的创始人荣西禅师将茶引进到日本,喝茶是禅宗修习者的一种习惯。这种保存在禅宗教义中的习惯形成了一种系统的规矩,即SADO。信不信由你,日本茶道房的房间格局是仿造寺院住持的房间格局而建的。茶道仪式中的食品,被日本人称做“怀石”,该词的字面意义是:胸口里的一块石头。坚持实行禁欲主义的和尚们曾经在胸口上压上炽热的石头,以抑制他们的饥饿感。后来“怀石”的意义逐渐演变为“精进料理”上的便餐,并且“怀石”对日本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举一个现代佛教素食者的例子。宫泽贤治,二十世纪早期的一个日本作家兼诗人。他写了一部名为《素食者》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描绘的一个虚构的素食议会使我想到了IVU自其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各种会议。他的作品在现代素食主义的推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佛教教义并不是唯一一个为日本素食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因素。在十九世纪末,GENSAI ISHIZUKA医生出版了一部关于饮食疗法的理论书籍。在此书中,他提倡以糙米和蔬菜为重点的素食烹饪。他的方法被称做“食事”,即长寿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古代中国哲学如“阴阳”原理和道教的学说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一些人支持这种方法则是希望从中获得预防医学上的益处。日本的这种长寿法建议糙米的食用量应占膳食总量的一半,同时搭配蔬菜、豆类、海藻以及少量的鱼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传来的各种营养学观点给日本带来巨大影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历了同美国一样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营养过剩引起的老年疾病高发病率。因此,由各种科学证据所支持的基督教安息日的素食烹饪法此时开始吸引日本人的兴趣。日本人采用了这种美国式的烹饪方法后,又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日本风格的“奶蛋素”烹饪。这种日式烹饪法在原有的玉米片和牛奶的基础上还加入了糙米。
因此,对日本素食料理造成影响的主要三个因素是:佛教、“食事”(长寿法)和耶稣再临论者。
日本人在大约130年前开始吃肉,而现在由于摄入过多脂肪和肉类,以及可能存在的农药危险及添加剂的使用,使得日本人遭受着各种复杂的疾病。这种情况正在使人们寻求自然安全的食品,并且重拾日本传统的烹饪。1993年,出于对动物权利、全球环境问题、第三世界饥荒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关心,在日本成立了日本素食者协会(NPO)。素食者协会的成员们热心于面对这些问题,并且正在日本本国以及全球范围内努力地为这些问题而工作着。
放生行为结果的再审视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愈来愈多的由全球化所造成的议题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催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社会运动,其中由生态环保议题而生的环保运动成为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附产品在世界各地迅速开展起来。至此,放生这一过去习以为常、被大众所普遍接受的行善模式及其结果必须要拿到全球化背景下的环保运动语境中接受检视,而非仅仅停留在原来的宗教意义上。在环保运动语境中来检视放生行为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认为放生行为是与现代环保观念相冲突的,二是认为放生行为是与现代环保概念相契合的。
“冲突论”站在现代环保观念、动物权益的立场上,认为当下的仪式性、商业性放生行为会造成以下环保问题:一是造成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加速野生动物的灭绝。在放生过程中由于受到浓烈功德论的驱使,放生者往往偏好放生野生、稀有动物以此来积大功德,从而诱使偷猎者捕杀野生动物。二是导致疾病或寄生虫的传播。三是外来物种可能会影响本地的生态系统。由于放生者往往不考虑放生动物的生存规律,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侵入放生地。外来种生物一旦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后,在缺乏天敌或人为控制情况,繁殖能力强的物种,短时间内种群即可快速膨胀,打破当地生态平衡。可能捕食当地原生物种,或是造成利用相同资源或栖地环境的竞争,因而排挤当地原生物种,导致原生物种族群减少甚至绝灭(颜仁德,2000)。
与“冲突论”相反,“契合论”则认为放生行为及作为其理论依据的“缘起论”、“护生观”等佛教教义是与现代环保观念相契合的,两者的契合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缘起论”当中的整体论思想与当代生态论理学的整体论思想相一致。佛教的“法身偈”曰:“若法因缘生,法也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杂阿含经》卷二,《大正藏》第二卷),朴素地表现了佛教整体论的思想,认为整个世界是息息相关,因果相继,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而这是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所主张的“人类不过是生态系统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平衡和谐的生态环境。”相一致。二是“护生观”中的珍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精神与当代环保观念中的自然权利学说相符合的。佛教的《金刚錍》曰:“我及众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其性遍造、遍变、遍摄,世人不了大教之体,唯云无情不云有性,是故须云无情有性。”从根本上承认非人类生命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这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的“人之外的自然界都有与人平等的权利”相一致(郭冬梅,2005)。
可以代放生吗比较两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冲突论”所关注的是放生行为特别是商业性放生行为造成的环保问题,“契合论”所关注的是放生行为所体现的佛教教义与现代环保意识间的相关性;可以说前者更多关注于行动的后果,后者则更多关注于行动的意义。事实上就护生的概念而言,要追求宗教上的自我圆满的提升可以通过许多生活实践的角度来进行,而不仅仅只凭放生这种仪式上的行为来获得自身的功德和慈悲行为的宣扬,那么为什么人们对放生情由独钟,放生这一传统宗教仪式商业化背后的推动力量又是什么?
云南代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