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护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武汉护生网 > 佛法修行 >

佛法修行

顶级法师讲座:新加坡传授《十善业道经》——二零零零年精彩实录

2024-05-02佛法修行admin 848
我们常说的暴躁的人。了 这是最绝妙的一招 我们通常会说 "。没有人不全心全意帮助众生。他的内心如此坦荡 他一生所做的一切 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告诉别人的 想想他是多么幸福 如果

宣城佛教协会讲道会

-014-0137学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觉的第五觉 "轻盈与满足觉" "用于消除身体和口腔的粗气,也用于消除眼睛的烦恼。亦为除诸见烦恼。又称 "中顺无暴"。此处 "轻安"。它举了三个例子。在佛教中,我们一般讲 "法喜充满"。轻安就是法喜充满。论语》中说:"不亦说乎"。淡泊之境即是淡泊之境。在经典中,常有这样的句子。"常怀喜乐之心。这都是淡泊之心。这都是功夫力量的一种现象。只要功夫练得好 你一定会得到它。我们说的是 "快乐"。这种快乐并非来自外界。它是从外面来的。我们中国古人用的字和词都不一样。从外面来的快乐叫 "乐",它不是从外面来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它来自内心的修炼,是内心修炼的表现。因此,"快乐 "和 "幸福 "看似相同。实际上,它们的根源不同;快乐来自内心。快乐来自外部。好朋友聚会。快乐来自外部。两者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为什么说 "当朋友从外面来时"。如何获取?这三个例子都不错。第一个是身口。身口三业粗重烦恼离,换句话说。口的四种过失已经离开。虽然没有断根。至少没有生效。你就能获得轻安。就能获得喜悦。真正不说妄语。不欺骗他人 当然,你也不会欺骗自己。世间最重的业就是自欺。口业是初犯。人生真正的幸福 司马光说得好。他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天下无不可说之事" 他的内心如此坦荡 他一生所做的一切 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告诉别人的 想想他是多么幸福 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还

安顺 2017 年佛教讲经

有些事情是看不见的。不敢告诉别人 你的心有多苦 何来快乐?如来和佛祖都告诉我们这个伟大的真理。所以我们要修行。首先,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这就是我们的起点。无量寿经》讲到保护三业。第一句话就是 "护口业"。它没有谈到身、语、意。它颠倒了顺序。第一句讲的是口业。这个意思非常非常深!因为业是造出来的。身语意业最容易在口中造作。它是造得最频繁、最严重的一种业。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把它放在第一位。我们必须理解佛陀的意思。我们需要知道从哪里开始。第一条是 "不要自欺欺人。

第二条是 "不两舌。不搬弄是非。在甲面前说乙的是非,在乙面前说甲的对错。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对美德是最有害的。很多很多的大罪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谨防分心的闲言碎语。我们不仅不能打听别人的隐私。最好连听都不要听。我不想听 但有人来告诉我。我该怎么办?你不能告诉他们不要说。这就是我们要向徐哲学习的地方。徐哲的本领就是诸佛菩萨的本领 什么本事?"听而不闻" 你很擅长 你说什么我都听 我点头 我没有陷入其中 这才是真正的技巧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这就是为什么佛和菩萨能够与众生和谐相处。在四摄法中,他们是众生的 "同事"。这是一项伟大的技能!

这个技能是什么?在《十二因缘》中,是 "爱、取、有"。她没有最后一个 "有 "字。所以她是众生的同事。可以有 "爱"。可以有 "取"。最终,没有 "有"。这真是妙不可言。六根与六尘接触了吗?接触。在接触中,我们通常看到爱和存在。她还是有感情的。但那又怎样呢?她心中没有印象。那个 "有 "是一种印象。在阿赖耶识中,是有印象的。她没有印象。我们

2017 佛教布道杭州

很难想象这种境界。这在新加坡很罕见。许哲大师为我们做了一次考察。我们明白 她举的例子 仔细想想非常有意思。李木源法师问她:"你看到恶人,看到这些坏事。你怎么看?" 她说:"我看到了坏人。我看到人们在做坏事。就像我每天走在街上一样。"我看到街上人来人往" 她看到人了吗?看到了 问她是否记得其中任何一个人。一个都不记得 她走路的时候听到人们在闲聊。很多 他们说了什么?她一个字都不记得 这是什么?她不再有 "是 "了 这是最绝妙的一招 我们通常会说 "别担心你的思想" 你的心有多纯净 她的练习方法真的需要学习。她能记住别人身上的优点。她会记住她看到的人的优点。这就是心灵之道。她必须认真学习;当她看到人们的不友善时。阿赖耶识中根本没有这种意识。甚至连印象都没有。所以她得到了法喜。她得到了心灵的轻松。这是学佛的最低成就。我们学习佛法。第一个好处是快乐。离苦得乐。这是小幸福。真正的人生幸福

人们生活在幸福之中。我告诉你 你不会生病 你也不会轻易衰老。衰老和疾病从何而来?来自忧虑和烦恼;人有忧虑。人有烦恼。人有烦恼。易老。容易生病。如果他生活在快乐和轻松的境界中。他就不容易生病。他就不容易衰老。这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好处。这和我们学佛之前是不一样的。学佛有什么好处?就是这个好处。非常现实。只要你认真,愿意去做。你就能得到它。而且这个不难得到。因为这是最浅显的功夫。得到之后 这叫 "法喜充满"。你自然就能勇猛精进了。为什么呢?你尝到甜头了。这就好。学佛时,你会越来越痛苦。原因何在?没有法喜。没有轻松的心态;换句话说。他所修的不如法。这与佛法的理论和方法背道而驰。如果如法修行。无论修习哪种法门。一定会有所得。我们常常要把它当作一种考验。来检验我们自己的努力。

第二句说的是 "除诸见烦恼"。尤其是 "见惑"。什么是 "见惑"?错见。我们讲的是 "错见"。我们在新加坡这几年。我们和很多不同的宗教都有交流。这些宗教做了很多社会慈善工作。他们做了很多善事。我们很高兴看到他们。我们尊重他们。我们拿一些钱去帮助他。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这是错误的观点。还有人来问我:"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家佛教徒赚钱不容易。我们要供养三宝。你为什么要拿去给俗人呢?他也质问我。我回答了他。我说:"佛告诉我们 "众生无边誓愿度" 基督教和天主教是众生吗?穆斯林都是众生吗?他们想成全他们吗?我们应该施舍吗?我们应该供奉吗?" 佛陀在佛经中教导了我们这一切。如何每天阅读 我们已经失去理智了 你还不明白吗?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执迷不悟 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固执己见 与社会上所有的团体和宗教对立 世界末日很快就会到来 末日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会死在一起。我们都会死

顶级法师讲座:新加坡传授《十善业道经》——二零零零年精彩实录

我们如何摆脱这个世界的磨难?我们必须和谐共处。我们每天都在谈论和平。我不明白 "和平 "一词的含义。和平 "的意思是 "和睦相处"。和睦相处的基础是 "一视同仁"。我们与他人是不平等的。我高,我大。别人小,我低。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有和平。为什么?你的内心有高有低。你的心是不平等的。你怎能与众生和谐相处?更何况佛陀在《金刚经》中说: "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有佛性者皆当作佛。"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基督徒有佛性吗?这些基督徒有佛性吗?天主教徒有佛性吗?是的,他有!他们都是未来佛。

当我们谈论 "三世诸佛 "时。未来佛就是众生

下载佛经讲道抖音视频

. 我们今天供养未来的佛;我们供养现在的众生。供养未来诸佛。还有一件事。这些经文每天都要读诵。我对它们非常熟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毫无用处 你觉得有错吗?境界是存在的 你的想法都是错的 这完全违背了佛法。这怎么能行呢?这怎么能成就呢?所以他们生活在烦恼之中。这样的生活很苦!武则天的开篇诗写得很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个人每天都在读佛经 他们误解了佛经的意义 他们没有真正理解 真正理解 没有人不爱护众生。没有人不全心全意帮助众生。帮助他。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你怎么能伤害他呢?你怎么可能妨碍他?当然不会 所以。一定要纠正你错误的见解。最后一句 身心温柔。柔软顺从。坚决不暴躁;我们常说的暴躁的人。非常急躁。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功夫厉害。从前有。现在全变了。这才是轻灵和平的境界 由此可见 我们非常希望达到这种境界。我们非常希望生活在法喜充满之中。你要特别注意楞严经讲经解》--慧远法师主讲

佛陀告诉我们这些因果原则。他告诉了我们这些因果原则。我们明白 修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如果口常造四种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身犯杀盗淫妄。你将无法获得这种轻盈的心境。你将永远喜悦,充满法喜,快乐无比。你没有份额。虽然你听到了这些圣贤的教诲。你无法想象这里的境界意义。你无法体验。这必须由你自己来完成。你必须进入境界。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古人这些话中的韵味。心轻也是心定的前提。如果你没有平和的心态 如果你没有淡泊的心态,你就无法做到专注。定力是更高的层次;首先你要有轻安的心和法喜。然后才会出现禅定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你必须学习菩萨的行为。行菩萨道;"道 "是指发心。"行 "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无论你身处何种境界。善业、恶业。顺境逆境,顺境逆境。对于真正能够修行的人来说,没有任何障碍。无论境界如何 没有什么能阻挡 无碍但初学者不具备这种能力。你必须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学习和弘法的好环境。这是一个修行和弘法的好环境。如果你真的想成功。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决定不放手!如果你想实现自我 要破除烦恼和习气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长期修炼。讲经说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每天向他人讲述佛经中的真理以及诸佛菩萨的功德。同时,我们也在对自己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改掉这些毛病和习惯。为什么呢?灌输的时间长。儒家、道家、佛家。没有不强调修养的。即使是天主教 我们说的这些玫瑰经 注重熏陶

如果你真的愿意去做。我不怕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 你就会有所成就。对于根基好的人来说 三五年 根基差的人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决定有成就。我最怕的是什么都不努力,什么都不肯做。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这种人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程度既不是上根,也不是下根。有中根的人 讲经说法最有利。那就是决定抓住机会。不放弃讲坛。马来西亚的环境非常好。他们现在有三十多个净宗学会。非常欢迎我们去弘法。只要他们来邀请。不要拒绝。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去学演讲吧。去练习演讲。永远谦虚。我们是讲台上的学生。讲台下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上讲台是为了练习讲道。这是 "我们所练习的"。汇报我们自己的经验。请老师们指点我们。用这种心态。不要假装自己是达摩老师:"我来讲。你们听着"。这样你永远不会进步。你的高傲阻挡了你。决定谦卑。成佛之后,你依然谦卑。谦虚到底。你就会有所成就。很好 今天的时间到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