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护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武汉护生网 > 佛法修行 >

佛法修行

提升心性:了解人间菩萨的内在修养之道

2024-04-23佛法修行admin 379
试想:佛陀在世时是这样,过去的人是这样,现在的人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接受佛法呢。在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他听过很多佛法,也经常跟随佛陀四处弘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与世

人间菩萨

证严法师

内在心灵的修炼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都觉得平常,人与人之间,除了没有荣辱之分,这才是真正的修养。

(中华民国,1976 年 11 月 30 日)

昔有祖师曰:"行者虽有见道之能,若不深存厚养,用发苛暴,非但不补教化,反恐招祸受辱。" 这是修行学佛非常重要的方法。

修行学佛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但我们不能缺少修养,我们要应对外界的人文环境,一旦离开了人和事,就没有了修养的环境。所谓 "修养",就是磨练、修炼。如果一个人与世隔绝,就谈不上修养和实践。

苦难可以磨砺自己

宝石在琢磨之前,只是一块粗糙的石头,如果想去掉它表面的粗糙,使它成为一块精美的宝石,就必须用更粗糙、更坚硬的石头来琢磨它。只有这样,粗糙的表面才能被磨掉,露出光亮晶莹的部分;隐藏在粗矿中的宝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要想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修炼出和佛陀一样的智慧和精髓,就必须利用世间的一切苦难和艰辛,以及那些比我们更顽固不化的人,来磨练自己。因此,"修养 "就是:能够经得起外部环境的考验,能够忍辱负重,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庄重自强的意志接受人和事的考验;这就是 "修养",指的是我们对外部环境的修养。

如果仅仅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修养,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产生深厚的感情。所以,"忍 "并不是最高境界,如果我们能够 "不忍而忍",就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自然而然的,这就叫内心的修养,这才是真正的豁达人生。

人与人之间,除了无荣辱(无荣辱感),无论什么时候都觉得很平常,这才是真正的修养;修养,修养到心如止水,不受境界变化,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啊!

很多人自以为学识渊博、聪明过人,其实只是 "得道 "而已--只能读懂文字,理解佛法,虽然能明白道理,但只是浅尝辄止。如果不能深刻领悟佛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说是 "积习不深,修为不厚","积 "就是积累的意思。

一般人在听法的时候,都会有所遗漏,很少有人在听法之后能够心悦诚服。佛遗教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惜水之家,如善理堤池"。我们会珍惜水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但我们却不懂得珍惜水,遇到干旱,想得到一点水都非常困难。

我们的智慧之水也是如此,已经失去了,既然过去失去了,现在就应该珍惜。佛法就像甘露,我们必须一点一点地储存起来;如果我们一边听法一边漏,就无法储存任何佛法教义。我们平时辛勤劳动,知道春天要积攒粮食,以备将来食用;社会上有银行储蓄部,因为人们把劳动所得和生活费用的余额积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同样,当我们接受佛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时,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将佛法积蓄起来,以便运用自如。因此,我们必须 "存养 "佛法,修身养性。

一旦听闻佛法,就能受用终生。

学佛最重要的是深思,接受佛法后,要深入体会,认真思考,好好修持,如果做不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就会不合乎道。有时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外面砰砰的关门声和沉重的脚步声,我就会想,我们去哪里听法了?今天听到佛法说 "动作要轻柔",那么从这一刻起,做任何事、拿任何东西都要轻柔。

如果我们听到 "走路像风一样,没有脚步声",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走得太重。如果我们听到 "开门或关门时,把心思放在手上和行动上,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我们的动作就应该非常轻柔。我们的动作应该非常轻柔。

这些都只是举手之劳,但都说明我们在听法之后能否学以致用。"闻法一次,终身受用 "才是真正的佛法修行,否则,无论听多少次,都是无用功。

佛陀对生病的比丘说法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位生病的比丘。在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他听过很多佛法,也经常跟随佛陀四处弘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与世隔绝。当别人生病时,他认为与自己无关;即使举手之劳可以造福他人,他也拒绝这样做;他认为修行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自己寻求解脱。

然而,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当他生病时,没有人愿意照顾他,因为他通常拒绝奉献。他病得躺在床上,连大小便都没有人帮他清理,吃喝拉撒都让他很苦恼。

提升心性:了解人间菩萨的内在修养之道

佛陀得知后,立即让随行的比丘们为他洗漱,然后亲自为他擦拭身体,使之清爽干净,又为他换了躺卧的地方。然后,佛陀慈爱地对他说,并问生病的比丘:"你还记得我平时宣讲的四圣谛吗?"

比丘回答说:"通常我都很认真地聆听佛陀的教诲。" 佛陀说:"如果你还记得,现在就为我念四圣谛。" 于是,弟子恭敬地抬起上身,斜躺在床上,开始念诵四圣谛(四圣谛是苦、集、灭、道);佛陀坐在他身边,低着头,非常认真地听着。

佛陀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导师!除了为自己开示佛法,他还能用自己的说法开导生病的比丘。由此可见,佛陀一直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尽管他重复了患病比丘的教诲,但他仍然恭敬地、不厌其烦地聆听。

佛陀召见这位比丘的用意有二:第一,警醒生病的比丘,让他看破生死,认识到人世间的生命是苦的。因为有身,所以有苦;因为有身,所以有生、老、病、死。因此,佛陀告诉他要 "观身不净"--身体本来就不净,本来就堕落无常,他应该认识到这些真理。

所以,光听佛法是不够的,如果耳朵听了佛法,内心却没有很深的修养和功夫,当病痛来临的时候,一定会非常恐惧和不安。所以佛陀再次告诫他:"听了佛法,你得到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自我警醒,真正做到见法、闻法、乐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另一个用意是说明佛陀以身作则,教导弟子重视佛法。即使是他自己说过的话,经别人之口复述时,他还是一样的恭敬、尊重、专注于佛法,绝不会分心。只要是真理,只要是佛法,哪怕是出自弟子之口,他也会肃然起敬,认真聆听。

普通人心性淡薄,"轻法慢教",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教法,自然不会生起恭敬之心,认为 "既然是以前听过的教法,那就都已经知道了"。因此,一坐下来就无法集中精力,开始打瞌睡,这样怎么能接受呢?仅仅采取坐姿就是对佛法的怠慢。

虽然佛法如甘露法水,足以滋润人心,但如果我们像一个盖着盖子的水桶,即使有再多的甘露法水倒下来,也无法倒进桶里,点点滴滴会从桶底散落到四面八方。

每天都是一张白纸。

佛陀不仅仅是从宇宙万物中悟出真理,他更想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平凡生活的心境。我常说:"每一天都像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我们书写,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去阅读,即使是三五岁的孩子,也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孔子曾向一个七岁的小男孩请教。有一次,子路牵着一匹马,孔子坐在马背上。子路让他让路,小男孩说:"是城给马让路,还是马要绕着城走呢?孔子听了,立即下马。是马要避开城,而不是城要避开马!于是,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称他为 "师"。这就是求道者的心态,佛陀的心态也是如此,所以他能够认真地听法、求教。

此外,佛陀本人也是一位讲法者,如果他能具备这些条件--他认真地听,专心地看,他就会有丰富的素材作为讲法者。学佛的人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平时我很少用经律论来说法,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来作为讲法的内容。我会说,我今天遇到了某某人,说了某某话,这些人和事也是一种教诲,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外界的人和事,同时要深入细致地思考自己内心的状态,这就是修行。

佛陀之所以能被称为三界导师,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内外两方面的条件,内在的是蓄养,外在的是修炼;也就是说,要把深思的内涵放在心里,然后借助外在的人事来修炼。我们要时时刻刻学以致用,今天听了法,就要马上去用,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佛弟子。

莲如上师的故事

佛陀为世人献出了生命,作为人们的楷模,他平等对待众生,一视同仁。不仅佛陀如此,日本有一位大师也是如此。这位廉如上人非常勤奋好学,除了受法悟道之外,还能著书立说,他能深入理解佛法,阐述道理,写下自己的感想,每天都在努力学习。

有一天,他生病了,但他每天坚持学习佛法,不敢懈怠。即使卧病在床,他还是对弟子说:"把佛经拿来给我念。于是,弟子每天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读佛法和佛陀的著作,一遍又一遍地复习和背诵,让他在病中也能听到佛法。

每当他听到佛陀的教诲和自己的著作时,总是恭恭敬敬地接受,他说:"虽然这些都是写在我手中的文字,然后由弟子口中念出,但我仍然像面对佛陀一样接受它们。"

这与佛陀在世时让弟子们复述四圣谛的意思是一样的。试想:佛陀在世时是这样,过去的人是这样,现在的人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接受佛法呢?总之,佛法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而不仅仅是听闻。如果告诉别人生病了要往好的方面想,而自己生病了却郁郁寡欢,在身体生病的基础上再加上心理生病,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我们要内外兼修,看淡一切。外在的人和事,我们要时刻接纳、善待;内在的修养,我们要时刻自警,一切行为都是所学所得的体现。


参考资料